人体就像一台持续工作的机器,而身体的各个器官就是组成的零件。“零件”都有保质期,会随着年龄增长、不良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慢慢走向衰老。
虽然人体拥有自我修复能力,但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正确的健康观念,反而缩短了器官的寿命,甚至等严重衰竭了才来求医。
预防大于治疗!日常做好保健,才是使器官长寿、身体健康的根本途径。
大脑:保质期约30年
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曾发表一项研究表明,大脑在出生后3个月发育生长最快,25岁达到顶峰,脑神经细胞数量可达亿个。但随后就会逐年下降,40岁之后更是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;60岁以后,大脑总容量每年会下降约0.2%;到了65岁,大约15%的人会患上老年痴呆;80岁以上,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超过30%。
国际研究指出,30岁~40岁是护脑的黄金时期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激发神经元活性,能防止大脑“滑铁卢式”地衰老。
养护方法
1、补充营养磷脂酰丝氨酸是脑细胞膜的活性物质,被称为“智能营养素”,能够帮助大脑神经元细胞膜保持柔韧性,增强传送大脑信号的神经递质的效率,帮助大脑高效运转,激发大脑的活化状态,其主要功能有改善神经细胞功能,提高大脑机能、修复大脑损伤、促进用脑疲劳恢复、增强记忆力、还能预防和改善老年认知障碍症等,特别与DHA可以相互促进吸收,能够促进智力发育;另外,维生素A、B、C对抽象思维和良好的记忆也很有帮助。2、保持良好睡眠大脑没有专门的代谢系统,只有在熟睡时,才能依靠脑脊液将废弃物质排出去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睡眠能维持神经细胞活力。3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合理适度的锻炼,有助于刺激大脑中两个主要区域(支配嗅觉的嗅球和用于学习、记忆的下丘脑)的神经元产生,让大脑更年轻。眼睛:保质期约45年
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内晶状体开始硬化,聚焦能力也下降。45岁左右,就会出现近距离看东西模糊的现象,之后眼睛会越来越容易疲劳,对光的亮度也变敏感。养护方法
1、常吃三色食物黄色食物如玉米、蛋黄等,主要提供叶黄素和玉米黄素,能增加黄斑色素密度,预防黄斑性病变;紫色食物如紫甘蓝、蓝莓等,其含有的花青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,对预防白内障等眼病有作用;深绿色食物如菠菜、西兰花等含有大量维生素、叶黄素及微量元素,能帮助保持眼部肌肉弹性,减少眼病发生。2、眼保健操眼珠上下左右转动画十字,每天做5次,每次做10遍,能缓解眼疲劳。骨骼:保质期约35年
20岁以前人体骨骼骨量沉积速度最快,大约35岁骨量达到高峰,之后骨质开始慢慢流失,人也就进入老化过程。骨骼细胞是不断死亡和再生的,中年后更新速度会减慢,骨骼倾向于变薄,骨质疏松、骨折就会发生。因此千万不要等到老了再去补钙。养护方法
1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能促进骨代谢,增加骨内血流量,预防骨萎缩。2、补充营养钙是骨骼发育的基础;而维生素D则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生长;维生素K2能够全面修复异常钙代谢,促进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,增加骨密度,同时预防动脉钙化,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。3、定期检查建议50岁以后尽量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。心脏:保质期约40年
据纽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,心脏上面布满的干细胞每隔20年左右也会更新一次。提供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,心脏就有自我修复功能。但随着年纪的增长,营养摄入不足、吸收率差,40岁后心脏会开始衰老,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逐渐降低。因此,此时血管壁弹性降低,动脉开始硬化,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,各种心血管疾病也就随之而来。养护方法
1、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影响代谢水平,影响心血管健康。因此要减少高脂高糖饮食,多吃新鲜果蔬,每日保持适度的运动。2、补充营养钾能够调节心律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,促进钠离子的排出,帮助降低血压,并防止胆固醇沉积;辅酶Q-10能为心肌提供充足氧气,预防突发性心脏病,尤其在心肌缺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;纳豆激酶是自然界唯一直接溶解血栓的天然物质,能够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,对高血脂、高血压、心肌梗塞、冠心病、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中风康复患者等有很好的效果。3、定期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能进行动态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相关的心脏体检。肺:保质期约20年
从20岁开始,人体的肺活量开始下降,与此同时,人体供氧量也会随之减少,器官的各种功能也会开始退化。肺不仅主管呼吸,还是重要的造血器官。虽然每隔2-3周,肺就会自主“更新”,可它也很“娇嫩”,空气污染、厨房油烟、抽烟等都会加重肺脏负担,破坏其自我修复功能。养护方法
1、呼吸操首先立位吸气,前倾吐气;然后单举上肢吸气,手放下吐气;最后双手平举吸气,双手压腹吐气。2、吃“白色”食物银耳、雪梨、百合、莲藕等都有一定的滋阴润肺的功效,平常可以多吃。肾脏:保质期约40年
肾脏不仅是主要的排泄器官,还能维持体液内的酸碱平衡,血压的稳定、骨骼的生长都与肾脏息息相关。养护方法
1、多喝水、不憋尿喝水能够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;长期憋尿可能会使滞留的细菌感染肾脏。2、吃“黑色”食物黑豆、黑芝麻、黑米等有一定的补益肾气、延缓衰老的功效。肠道:保质期约55年
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70%的免疫力来自肠道;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,是人体的加油站,一生要处理大约70吨食物,99%的营养来自于肠道的吸收;同时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,80%以上的毒素要在此排出;肠道还有人体的“第二大脑”之称,对人的精神、情绪和行为都会产生显著影响。健康的肠可以在有害和有益细菌之间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,肠内有益菌数量在55岁之后开始大幅度减少。人体的消化功能开始下降,肠道疾病风险增大,而且不健康的使用方式也会缩短肠道寿命。养护方法
1、饮食规律我们平时说生活要有规律,其实肠道更喜欢有规律的生活,一日三餐饮食要规律,可以有效呵护肠道功能。2、补充营养益生菌有助于肠道维持长期的健康生态,对腹痛、腹泻、便秘等有长效的调节作用;多吃水果蔬菜对维护肠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。3、适当运动适度锻炼,比如俯卧撑、揉腹等,有利于增强腹肌,促进肠道蠕动,加速排出粪便,使肠道内菌群保持平衡,防止肠道提前老化。4、调节情绪人体的情绪会影响肠道健康,保持愉悦的情绪,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益处。5、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,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,合理用药很关键。守护健康就是未雨绸缪,别等坏了才来修复,等病了才来后悔。从这些简单的养护开始,也许坚持几个月就会有变化,你的大脑、眼睛、骨骼、心脏、肾脏、肺、肠道都会感谢你。
推荐阅读
1同样是高血压,为什么有人降压容易,有人降压却很难呢?
2窦性心律不齐?先别慌,它不是病!
3打嗝止不住怎么办?按这个穴位就管用!
百乐康健康管理祝愿各位老年朋友
远离疾病健康长寿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